查看原文
其他

李明宏:扎根基层,落子无悔|中南人在基层No.41

校友简介:

李明宏,女,汉族,199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宁夏石嘴山人,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17届本科毕业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委组织部2017年选调生,现就职于石嘴山市平罗县崇岗镇人民政府党政办,为一级科员,任党政办副主任、党建专干。




建设家乡,落子无悔,忆三年选调之路


“明宏,为什么不去试试考选调生呢?”2017年3月,收到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录用函不久的李明宏刚回到宿舍,就听到了室友给她的建议。彼时,身为一名大四毕业生的李明宏正在为究竟是就职杭州地铁 还是兰州铁路局而左右为难。

“那时,我一方面对家乡有归属感,另一方面对新一线城市也有向往。但总的来讲,还是更倾向于回家建设家乡。”李明宏在回忆当时的心理动态时说道。考虑到选择去兰州铁路局也未必能分配到家乡,她心中有些犹豫,但当听到宁夏选拔选调生的消息时,她看到了重回宁夏、建设家乡的希望。

“我在城市里长大,从没下过基层,之前也没接触过选调生政策。但是我对家乡是有情感的,当初我选择这个专业,也是因为那时家乡没有地铁,想回去为家乡建地铁。现在如果能回去,我一定要试一试。”基于对家乡的情感,李明宏报考了当年的宁夏选调生考试,并非常幸运地在成功考取后被分配到自己的家乡——石嘴山市。

“在学校那会,我一直觉得公务员就是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工作可能会轻松一点。”可事实并非如此,基层工作常常让李明宏从白天忙到黑夜。三年来,她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与此同时,对于李明宏这种理工科学生而言,抛掉本科四年从专业中学来的知识技能,在另一个行业从头做起,同样是一道横亘于面前、难以逾越的高墙。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三年来,李明宏在基层——石嘴山市平罗县崇岗镇,扎下了根。在这里,收获与遗忘并存,成长与失去相依。

“这几年来,我与大学同学联系得不多,但有了解到他们当中的一些在铁路局发展得很好。”驻扎乡镇这几年,李明宏的工资和昔日同学相比,确实少了很多,当老同学们谈及工作时,她也常常插不进话,“我们的工作内容不一样嘛!”一路走来,这样的对比数不胜数,但她的心中却从未萌生过放弃的念头。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是李明宏的微信签名。回忆起当初选择时的心态和四年来与同学们职业发展的对比时,她用这句话来诠释自己一路以来的经历。“我也有自己的目标嘛。我觉得,做一件事就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如果老是在对比选择后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做什么都会后悔的。”她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






初入职场,适应转变,做服务基层之人


2017年9月,李明宏入职。在乡镇工作,不似机关单位的朝九晚五,有的只是一年四季的焚膏继晷。等待着李明宏的,是远和学生时代不一样的生活与挑战,她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转变。

祖籍是山东,长大在石嘴山的她,却只会讲普通话。“刚开始开会,大家都在讲平罗方言,我看大家都在记笔记,我也想记,可是听不懂。只有当书记为了照顾我专门讲普通话时,我才能听懂。”回忆起前几次开会,李明宏笑道,“看着书记一边要跟我讲普通话,一边又要无缝切换成方言与其他人交流,我心里还挺不好意思的。”

当地村民也不太会讲普通话。每次下乡,李明宏都会跟在带她的同事后面,边听边记边学习方言。凭借着不断的学习,李明宏也开始慢慢地掌握方言了,“现在虽然不会说,但是听还是可以听懂的。这样下乡做工作,就能跟得上大家的节奏了。”



语言关只是第一道难关,生活习惯的差异同样是一个难点。一日三餐,少辣少盐,是李明宏的习惯;而在崇岗镇当地,一日两餐,辣椒拌面,是当地人的习惯。李明宏坦言,适应这些习惯绝非易事,但是要想下乡和群众打成一片,要想安排恰当的时间来布置工作、安排会议,就必须做到入乡随俗,这样才能做好工作。

基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是李明宏最需要适应的。刚入职的李明宏,被分配到了镇上的环境与村镇办公室,她和同事们每天都需要拿铁锹、握扫把、种树除草,监督和打扫镇上边边角角的卫生。两个月后,她又被调入煤炭集中区综合整治办公室,负责当地的煤炭市场整治工作。



身着迷彩服,拿着铁锹,这就是那段日子里李明宏的形象。她不仅白天要去工作,晚上也经常休息不了。那年冬天,正是煤炭集中区整治的关键时期。凌晨一两点钟,书记还得带着他们一行人去原本停产的煤炭企业查看是否存在夜间偷偷生产的情况。“男同志有时候会翻墙进去,通过查看烟囱是否发热来判断是否有过生产,我们就在外面候着,得到结果后马上跟县里汇报。”在这之后,他们被安排在路上卡点,夜间抽查车辆。四个人轮班,一晚上就过去了,白天的工作还是照常。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2018年2月才结束。

这种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与学生时代的期望相比,显然是有落差的。“但当时我没有想这么多,也没觉得有多累,主要是想抓紧转变自己,赶快适应工作。”甚至在那段别人看来并不轻松的“适应期”,她也是开心的 ,“因为工作氛围很好,领导也很尽责。同事们都很关心我,经常来跟我谈心,给我建议。组织上也有培训和帮助,让我尽快适应。”

后来,李明宏又被调进党政办工作,负责文案撰写、材料整理、公众号运营,一时间工作千头万绪。好在有热心的办公室姐姐们主动教李明宏,帮助她尽快地独当一面。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服务大众,李明宏还会在别人下班后与领导沟通,打磨稿子、优化公众号运营。这一忙,常常就到凌晨一两点。这样的工作态度,让她迅速成长,并在严谨细致的工作过程中养成了踏实认真的工作习惯。


先经洪水,再历疫情,渡各式历练之关


2018年7月22日凌晨,手机铃声将李明宏由睡梦中唤醒。这一天,因持续暴雨导致的特大山洪灾害发生,洪水涌入崇岗镇,全体镇、村(社区)干部都接到指令,要求他们坚守在抗洪最前沿。

接到命令后,李明宏和组织委员一道开车前往崇富村,负责通知消息、转移村民。行至一半,洪水漫路,汽车开不下去了,他们只好步行。这个夜里,这条路上,除了他们手中的灯光,天地间已黑漆漆连成一片,他们踏在过膝的泥泞水中,不知前路究竟还会发生什么。

“好在最后群众们都成功转移了。”李明宏回忆道,“那天晚上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晚。”当天凌晨三、四点,在确保受灾群众已全部转移安置后,李明宏问身边的同事:“我长这么大从没想过自己会亲身经历这么大的洪水,你害怕不?”“害怕当然害怕了,但是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同事脱口而出的这句话,瞬间让她对基层干部所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完成转移任务,回到镇上,李明宏又担起了联系各村、协调工作的任务。那一晚,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房屋受损、农田淹没、电力设备损坏、交通瘫痪,种种问题都由电话传来,所有问题都待干部们帮忙解决。洪灾发生后,所有干部坚持24小时在岗,眼睛熬得通红。最终经过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在此次百年一遇的山洪中,崇岗镇无一人受伤,并在短短的几周内完成了灾后恢复工作,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了最大保障。




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是崇岗镇的主基调。为把一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崇岗镇打造红树莓特色产业、富硒稻米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得以入股分红。自李明宏调入党政办以来,党建引领一切发展,成了促进产业转型的主要支持。当产业形成后,宣传、吸引游客,促进销路,又成了重中之重。

2018年,李明宏配合各村进行宣传,但效果并不好。2020年,通过对原有问题的分析,镇上决定实行新方案。打造党建观摩点,吸引各级党员前来观赏体验;打造文化旅游,带动产业发展。李明宏和同事们想到了利用展板、举办采摘节等活动来吸引游客,改善宣传效果,收获了不错反响。“展板可以展示党建内容,采摘节可以吸引群众。现在我们这里的产业,不仅在平罗县有名了,甚至在银川市都有不少人知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以往春节的热闹。面对疫情,李明宏看着村书记一笔一笔记下村民需要的生活物资,大包小包进行采买、送货,当起了“快递员”;看着普通党员群众自发地加入到疫情防控的队伍中,当起“消毒员”“宣传员”;看着身患残疾、家庭困难的村民拄着拐杖第一时间到村部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在点滴中她领悟了奉献,体会到了无私,感受到了淳朴群众“可爱可敬”的一面。



结语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的事,就是大事。三年多的成长,李明宏已由温言细语的萌妹子变成种树除草下地灭火的女汉子。她有过下村入户、日行万步后靠墙打盹的疲惫;有过闭门不见、字斟句酌熬夜码字却发现词不达意的崩溃;有过揉碎掰透、反复讲解后群众仍不理解的无奈。但她还是选择坚持下来,做好每一件小事。


在崇岗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让李明宏身上少了一些“书生气”,增加了一些“泥土香”,加深了扎根在基层为老百姓服务的热情,也坚定了在基层扎实工作的理想信念。三年两次获评年度优秀公务员,就是对她最好的肯定。






寄  语【校友建言】

扎根基层,要做到以下三点:

1.立鸿鹄之志,要有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理想信念;

2.尽点滴职责,要主动融入基层,做好学之人,从身边的点滴中提升自我;

3.以一生践行,要守住初心,不忘初心,努力书写无悔青春。

 

【校友寄语】

一方面大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有短期和长期的规划,不管日后是读研、读博还是就业都应做好充足准备。另一方面,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校期间要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最后希望你们能够带着在母校积累的力量,传承着中南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精神,在人生路上取得骄人的成绩!

 

【综合素质能力要求】

1.  强大、无私的奉献精神;

2.  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3.  对所在地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  与各行各业、各种身份的人沟通的能力;

5.  扎根基层的决心和足够的信心;

6.  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和熟练使用软件的能力。

1.陈伦宁:家国情怀点亮青春梦想

2.王勇霖:生不用封万户侯,愿与青山共白头

3.凌瑶: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好河山勇敢“闯”

4.朱俊全:不忘选调初心,践行理想信念

5.方图欢:在高原大地,追逐青春理想

6.张生洁: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7.邹鑫:带着中南烙印,在南疆大地拔节生长

8.范警元:砥砺奋斗在基层,不负梦想不负青春

9.任中杰:建设大美和田,心中无畏无惧

10.金冠华:此生愿为胡杨邻,不辞长作新疆人

11.彭伟:做为民务实的追梦人

12.陈静:用青春奋斗,在基层成长

13.钟昊旺:让激情与理想在基层开花结果

14.徐金国:扎根基层,绽放青春

15.李义辉:把握当下,过好未来

16.徐薪凯:践行青春壮言,奉献青春力量

17.徐人可:铁路新星,中南之花

18.龚电明: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青春

19.周晶晶:立足岗位展风采,勤于总结促成长

20.吴晓娜:基层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21.蹇璧依:“90后”扶贫干部和她的手绘地图

22.周治旬:扎根三秦大地,担当基层栋梁

23.韩乐:我眼中的基层

24.牛江波:从方言中悟人居环境工作方法

25.邹宗梅:初心使命,就是一点点坚守,一步步践行

26.冯玉龙:知行合一,黄土高原里的逐梦人

27.易楚:稻田里的守望者

28.杨立志:历史机遇期,对偏远山区人才工作的几点思考

29.张乾懿:年轻干部在基层要锤炼“四心”

30.陈森养:“铁尺”为家

31.周亚明:牢记初心使命,在基层释放青春活力

32.徐卓彬:一个认识,三分收获——记在青山乡挂职锻炼的两年

33.张乾懿:悟选调生活,品基层“五味”

34.刘小雄:不做基层舞台的“局外人”

35.袁野:做基层熔炉里的“特种钢”

36.薛琰斌:梦起岳麓,逐梦湖湘

37.范博:用心用情,走好群众路线

38.王科:有梦有光,走好选调之路

39.欧阳子龙:行走赣鄱大地,永葆选调初心人

40.程韵竹:小小“基层人”,与她的处事之“然”


作者 | 杨甲科 郑旭彤 谢宗霖

编辑 | 付雅萱审核 | 李忆归监制 | 申慧丽责编 | 李联凯中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新媒体工作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